菊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茶、菊花酒的习俗,唐朝诗人孟浩然有诗云:“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更有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豪气,为了押韵,九月九都写成了九月八,可见古人对菊花的崇拜!

中国栽培菊花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从周朝至春秋之后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都有关于菊花的记载。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公元7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入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又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被荷兰作家将菊花称为:伟大的东方名花。从此之后,中国的菊花遍及全球。

在全国大多数城市尤其在北方的深秋季都是观赏菊花的最佳日子。“秋霜造就菊花城,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这个时间段的菊花展层出不穷。有些城市将菊花选为“市花”,有些地方还专门召开有关菊花的学术研讨会。

伟大的田园派诗人陶渊明是古今中外最爱菊之人,他的名句:“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将菊花的芬熏百草,色艳群英的状态跃然纸上。而在南方的广东我们看到艳丽地菊花已经是冬天了,离重阳之节相差甚远。因而本篇主题借用了陶公的诗句,将“秋菊有佳色”改为了“冬菊有佳色”而更合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