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博罗县第十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今天,小编带你走近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传统手工花灯制作技艺
上灯风俗
春节期间上灯,这种风俗在惠州广大客家地区流行。作为上灯活动的重头戏——花灯是必不可少的。 博罗县柏塘镇茜塘围花灯在附近乡镇闻名已久,历来是博罗东部群众上灯时节的抢手货。
茜塘围花灯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制作的花灯图案多样、立体感强,是柏塘镇乃至博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传统手工艺,所制作的花灯独一无二。
茜塘围花灯历史渊源
茜塘围巡游花灯历史悠久。明朝末年,为躲避战乱,朱仕林的祖先从广东兴宁黄坡出发,联同林、谢两家人,一路跋山涉水,迁徙到博罗东北部,并在那里定居,开枝散叶。因为村旁的一条溪流长满了茜草,于是把定居地立名为茜塘围,由于朱、林、谢在柏塘定居早,故有“先有茜塘围,后有柏塘圩”之说。三姓人家还模仿刘关张桃园结义,建起了供奉关羽的协天宫,并在关帝像面前焚香结盟为兄弟。姓朱为大哥,后姓林,姓谢,随后建起了朱、林、谢祠堂,茜塘围每年在正月十五都举办元宵灯会,以增进朱林谢异姓兄弟的团结、和谐。
编织花灯手艺是朱仕林的祖先从兴宁黄坡带过来的,至今有300多年历史,并且代代相传。
代表性传承人朱仕林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茜塘围花灯制作鼎盛,几乎每家每户都做灯,随着时代流转,大部分手艺人纷纷改行,但仍有部分手艺人坚守花灯制作工艺,并传承至今。茜塘围村民朱仕林便是制作花灯的能手。
每年临近春节,茜塘围花灯手艺人朱仕林便忙着制作花灯。在柏塘圩镇一间临街店面,他别着老花眼镜,一双巧手穿梭在芒杆、纸花、灯带间,心无旁骛地搭建他心目中的花灯造型。
▲朱仕林细心修剪花灯内部。
这是祖传的手艺活。茜塘围花灯代代相传,种类繁多,有公灯、走马灯、六门灯、八门灯、伯公灯、土地灯等,添丁花灯需求量为一年之最,为八门花灯或六门花灯,直径约80厘米,高约1米。花灯上,写有“龙马精神”“大吉”“福”“寿”等祝福字样以及吉祥如意的寓意图案,还插满了由五颜六色绉纸制作的花朵,突出部分还挂有小灯笼和飘带,堪称手工艺术精品。
▲成品的茜塘围花灯。
朱仕林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做花灯,耳濡目染,最终成为了花灯手艺人。茜塘围花灯主要原材料为芒杆、各色纸张。每年进入秋季,乡村里的溪水边和山脚下白芒花开,朱仕林就开始为做灯备料,砍白芒花杆,买画纸、色纸、蜡纸、金纸。砍回来的芒杆,每一根都要进行刨皮,刨完皮后,晾晒数日至干。
▲砍回来的芒杆,每一根都要进行刨皮。
晒好的白芒杆,根据需要来裁剪长度,还要做成格子。不同的花灯,有不同的尺寸,朱仕林基本上都是按照祖传的尺寸来做花灯,不过他也会根据需要适当改良一些尺寸。
▲制作花灯的格子。
到了11月,朱仕林开始做灯,做一盏灯要经过做灯身、做灯撑,拼接单门格,裁剪画纸、色纸、蜡纸、金纸、雕刻、雕凿,糊纸“合(音夹)灯”等环节,工序复杂,费时费力。到春节正月初二至十四,柏塘镇最热闹的日子到来,大街小巷彩旗飘飘,鞭炮齐鸣,订灯人家来请灯,敲锣打鼓舞狮舞麒麟将预订灯请回和进行上灯,每一次,朱仕林都会向订灯人家大声祝福,场面喜庆。
传承与发展
茜塘围传统手工艺灯制作工艺复杂繁琐,年轻人不愿意学,面临失传困境。近几年,茜塘围花灯获得了一些新闻媒体和地方政府的关注。
- 朱仕林教授学生制作花灯 -
1、2017年,朱仕林代表茜塘围花灯主要传承人上了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
2、2017年2月11日,由朱仕林制作的花灯荣获惠州市首届民间灯会一等奖殊荣;
3、2019年10月11日,朱仕林再次登上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第370集《广东博罗篇》栏目,介绍了其制作花灯的过程;
4、2020年,柏塘中学成立“柏塘中学仕林花灯工作室”,朱仕林把传统花灯手艺带进校园,教学生们制作花灯,并把唯一一盏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走马灯放在工作室里。
走马灯制作流程
1、精选芒杆(当地客家话称谓,也即芒冬)。到山溪河边寻找合适的芒杆,然后用镰刀砍下。
2、晾晒。把芒杆刨皮后放在太阳下干晒,天气好的时候一般晒五六天就可以了。
3、裁剪芒杆。用祖上传下来的尺寸进行裁剪,一般制作花灯都是按照祖传的尺寸对不同大小的花灯来裁剪不同尺寸芒杆。
4、破竹、剪竹签。制作长度大约3~6厘米的竹签,我们称之为鸳鸯竹签和行签,用作花灯圆盆。5、夹灯。把裁剪好的芒杆用竹签拼装成六角,用于咬盆。6、剪图案。把不同的色纸(画纸、色纸、蜡纸、金纸、红纸、花纸、皱纹纸等)用雕凿裁出相应的图案,并画好灯带和套印。7、糊纸。不同尺寸的花灯用不同的纸来糊,糊纸的时候要平放,这样会更有立体感,有凹凸感,更加逼真。8、圆盆,分为上中下圆盆。9、做小伞。用薄纸皮做成,不同尺寸的走马灯做成用不同的尺寸的小伞,像小风扇一样,分成24片,围起来。10、剪12生肖图案。把12生肖放到走马灯里面,安装好。11、贴花。安装排楼,粘灯裙。12、放入煤油灯,利用热能上升的原理推动小伞转动起来,形成真正的走马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
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
希望随着花灯手艺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传统手工花灯技艺
能够继续传承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