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啦~又到食腊味的好时节

 

盐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都浓缩在了一份腊味之中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统技艺《龙门腊味》
 

传统技艺《龙门腊味》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古时龙门各乡镇的乡村,由于远离圩市,购物不便,人们将自养的鸭、猪于冬至前后,宰杀、腊制,以便贮藏、待客,其风味独特,肥不腻口。

龙门腊味采用独特的调味配方和传统的制作工艺。腊味传统技艺需经过选料、腌制、晾晒等工序。龙门腊味以腊鸭、腊猪腩、腊肠(用猪肠刮成肠衣,灌入猪肉制成肠晾晒)、腊鱼等远近驰名。
 

龙门腊味选料讲究三分肥、七分瘦为佳。腊味腌制用料除冰糖、盐、60度酒外,还有八角、桂皮、陈皮、丁香等香料;腌制时要先把糖、盐、60度酒均匀涂抹在腌制品上,再放入瓦罐内腌一夜。早上6点至7点起水,晾干,用卤抽上色。最后挂在干通风的晒场自然晾晒风干,待腊味的肉变为暗红色、肥肉呈乳白色,散发淡淡腊香味,即可判定晾晒完成。

 

龙门腊味食用时候切片,很有嚼头,腊香扑鼻,一实一软,香味醇厚。
 

秋风起食腊味,近百年来,龙门县腊味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腊味食品,腊香四溢。其制作在当地已经形成规模化,秋风起走在家门小巷,总能闻到那阵阵的腊肉香味,使得这一传统技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发展。2019年4月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