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之美

——李达武教授鹅城首讲

       最近来国学热在人们身边悄然兴起,一阵强大的复兴国学的潮流推动着大家去关注国学这一领域。7月5日下午,2017年惠城区、大亚湾区基层文化工作者培训班迎来一位快乐的“先生”——李达武。李教授为大家带来的一节生动、耐人寻味的课程——国学智慧与个人修养《美在理解,美在知音》。

       将近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李教授深厚的文学功底,信手拈来的古诗词,令人佩服。李教授引经据典为大家解释什么是知音,知音就是懂音乐;就是文化的体现,以及知音中体现的道德美、人才美、性格美。李教授说她喜欢讲古诗词以各种地方小调、学堂乐歌等人们熟悉的曲调唱出来,以拉近她与学生们的距离,带动活跃气氛。其实每一篇古诗词都蕴含着古人的对生活的态度、社会的评价,学习并意会到每个古诗词的内涵,将它们融入自己的生活中,那中国文化自然就保留在我们的身体里。这也体现了李教授的一种人生态度,将自己的事业融入自己的生活,“快乐国学,边唱边学”。这正也是基层文化工作者所应具有的素质,热爱文化工作,以群众最熟悉的形式、最能理解的方式繁荣一方群众文化。(供稿人 黄琳)

全神贯注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们

苗明明为大家演唱苏轼留给惠州千古名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