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仅是综合性的民俗文化,
也是我国第一批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不仅隆重,而且还藏着很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那么,你知道龙门都有哪些年味非遗吗?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龙门年饼以优质冬米、精选花生为主要原料,盐、糖为佐料精制而成。皮薄馅多,爽脆可口,咸淡适中,清香宜人。龙门年饼造型独特、形态各异,多以圆形为主,取月圆一家大小春节团圆之意,间或有少许鱼仔形,寓意年年有余。
龙门年饼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征,蕴含着众多的历史信息和记忆,充分体现了龙门人民对生活美好愿望的追求和悠久历史传统价值。2015年2月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大笼糍,传承了龙江镇客家的传统习俗文化。大笼糍主要材料是糯米粉。客家大笼糍制作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这三天是做大笼糍的传统日子。开笼一般在新年农历正月初二。
大笼糍体现着人们对过去一年丰硕劳动成果的喜悦,也寄托着人们对明年能取得更好收获的美好愿望。2015年2月,大笼糍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传统技艺《龙门腊味》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古时龙门各乡镇的乡村,由于远离圩市,购物不便,人们将自养的鸭、猪于冬至前后,宰杀、腊制,以便贮藏、待客,其风味独特,肥不腻口。
近百年来,龙门县腊味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腊味食品,腊香四溢。其制作在当地已经形成规模化,秋风起走在家门小巷,总能闻到那阵阵的腊肉香味,使得这一传统技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发展。2019年4月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龙石头醒狮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初时期龙华龙石头醒狮的狮头用木头做成,每年正月初一是龙华龙石头传统的出狮日子。龙华龙石头醒狮队是以融舞蹈、音乐、武术为一体。表演套路:一般为两支狮,由狮子睡觉开始,锣鼓擂响,狮子熟醒睁眼,洗须舔身,抖毛,寻青,踏青,争青,吐青,充分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栩栩如生。
两狮争青竞技,融入洪拳和咏春拳等武术动作,动作朴实,步法稳健有力。所采的青,是当地农民种的生菜,寓意生生猛猛,生财生财。吐青指把生菜从狮嘴里吐出,当地的群众会争相接青,谁接到青,谁的家庭就会在这一年行好运。
添灯”寓意着“添丁”。在岭南方言中,男称丁,女称口;在客家人的口音里,灯与丁谐音。“添丁”与“添灯”谐音,“添灯”便具有了特别的寓意与祝福。家里添了男丁,过年时就要点花灯为孩子祈福,希望家族百子千孙,人丁兴旺。“添灯”也就演变为浓郁的传统民间习俗了,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上灯”文化是客家民俗之一,它是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2016年4月,龙门上灯习俗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8年12月,龙门上灯习俗列入惠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做棚”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据清咸丰元年(1851年)《龙门县志》卷三风俗篇中记载:“……元日禮神祀祖烧爆竹飮柏酒親友交賀三四日乃已”。证明做棚习俗迄今至少已有160多年历史。
做棚具有深刻的意义,表达着传统民俗与文化传承的价值,寄托着人们对明年能取得更好、更丰厚收获的美好愿望。2016年4月,“做棚”这项传统民间习俗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王赛春堂“舞貔貅”流传于龙门县永汉镇寮田村,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它有着喜庆吉祥、风调雨顺,祈求好运的含义,也蕴含着驱邪避害之寓意。
随着喜庆祥和,威武雄壮的锣、鼓、镲敲击声,沙和尚左手执印扇、右手执柳青出场。右手拿着柳青拍打貔貅,用柳青引着貔貅向东、南、西、北叩拜四方神仙,寓意狮子游四方,吸纳四方之财,天下百姓风调雨顺。2018年,舞貔貅被公布为惠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春牛舞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春牛舞是农村民间的一种演唱舞蹈,具有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每逢春节或春开耕时节便会举行春牛舞表演。春牛舞也在2017年12月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龙”流传于龙门县城周围农村的民间舞蹈,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民间又叫“耍龙灯”,其形式品种多样,由器乐伴奏进行表演,凡喜庆日子,皆以舞龙助兴。舞龙是龙门县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祈求平安、丰收、驱邪、消灾降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龙门舞龙于最近20年沉寂,农村舞龙队式微。2017年12月,舞龙列入龙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偶尔能在文艺舞台上看到舞龙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