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蓝田瑶族“舞火狗”表演,是在2008年的中秋夜晚,其神韵让人惊艳,简单的舞蹈却充满了仪式感,尽管过去了十几年,那质朴的歌声依然余音绕梁。我很想知道,这古老的仪式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动人故事,于是我踏上了探秘“舞火狗”的前世今生之旅。
翻开蓝田瑶族乡相关史料,据记载,他们的祖先早年住在深山密林中,过着游猎生活,并驯养狗作为狩猎助手。某天,年幼峒主因母亲不幸离世,无奈之下,父亲只能靠喂狗奶将其养大。成年后的峒主,为了让峒民铭记狗是“再生之母”的恩德,便定下每年中秋夜晚,村村寨寨都要举办舞火狗,以此作为纪念。
史料还记载,山洞是瑶民祖先曾居住的地方,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他们傍山挖窑而居,称“山仔瑶”。后来又从瑶洞走了出来,选择在平地建造房子,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在从荒蛮到文明历史进程中,是否赋予“舞火狗”新的内涵?带着这个疑问,我继续追探“舞火狗”的发展脉络。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在这座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清代瑶族古民居,我沿着斑驳的泥砖墙、厚重的青石路一路追寻,听着“舞火狗”非遗传承人讲当年的故事,刹那间,仿佛置身于当年村里跳舞火狗的热闹情景。
“舞火狗”省级传承人 林何娣:
当年我们村里有个80多岁的阿婆,我12岁就跟随阿婆学跳“舞火狗”,村里有十几个少女一起跟阿婆学,她说“舞火狗”要跳够3年,跳够3年才可以谈婚论嫁,就这样一代传一代,祖公传下来就是这样子的。
今年62岁的林何娣回忆说,在那个生活艰苦的年代,举办一场“舞火狗”很难得,就连身上穿戴的黄姜叶都是和几个村里小伙伴到山上采摘的,在竹林山涧里,她们唱着瑶山歌、采着黄姜叶,是儿时最美好的时光。
眼前这位唱着山歌的老人叫谭松娣,今年已90高龄,是蓝田瑶族“舞火狗”最年长的非遗传承人。
从她口中我还得知,在她的少女时期,蓝田地处偏远,人们思想比较保守,男女之间很少有交流的机会,一年一度的“舞火狗”仪式,恰好成为他们增进彼此认识的桥梁。老人家回忆道,在中秋夜晚,装扮火狗的少女们集中到“妹仔屋”,由年长的有福份的妇女来为其装束打扮。
少女们穿着黄姜叶缀成的衣裙,腰部、手臂都用山藤条捆满黄姜叶,并在上面插上点燃了的香火。叩拜仪式开始,少女们先在祠堂里祭拜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接着到厨房灶膛舞拜,祈愿火种长存;之后叩拜菜园,寓意菜园瓜果丰收。
在“舞火狗”仪式结束后,少女们到村外河边将身上的黄姜叶、香火扔到河中,河对岸的少男们主动唱起山歌,少女们也会给予回应以歌传情,一唱一和,气氛好不热闹,欢声笑语里,便是他们爱情的萌芽。
行走在蓝田的绿水青山中,这里的新与旧正在发生交融,“舞火狗”这种古老仪式同样如此,它不再局限在村里头,也可以在山野间、舞台中、甚至是课堂里。
在蓝田民族中学,为了让这种古老仪式得以代代传承,“舞火狗”歌舞已经纳入常态化教学,学生在这里可以更系统地学习舞蹈,了解舞火狗的文化精髓。
蓝田民族中学老师 梁靖怡:
通过把“舞火狗”这一项传统民间艺术,跟我们的校本课程相结合,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门民间艺术。
篝火升起、载歌载舞,这一次蓝田探秘“舞火狗”之旅,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它的文化魅力。我想,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舞火狗”依然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当下的它如同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正奋力融入到外界文化发展的浪潮中,迸发着属于它的流光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