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17日上午,惠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非遗墟市分别在苏东坡祠、康帝国际酒店举办。此次活动有非遗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宣传等,旨在向市民群众推广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相关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保护。活动当天,我市的非遗传承人带着惠州剪纸、黄金酥丸、惠州糯米酒、龙门米饼、博罗凉果蜜饯、德源楼传统糕点、邓氏神农凉茶及罗浮山百草油、豆腐花等和市民群众见面。在这个端午小长假,非遗带你一起“吃喝玩乐”。
黄金酥丸制作工艺
黄金酥丸制作工艺历史悠久,也是东江传统风味名菜,清袁枚《随园食单》中即有相关记载,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以纯手工制作为本,在承载客家人制作肉丸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糅合惠阳地区历史人文,形成独具一格的制作工艺。一般来讲,制作黄金酥丸要经过选料、捶打、合浆、捏丸、浸泡、油炸六道工序,各环节都有独特技巧,其中尤以选料、捶打和油炸最为特别。成品的黄金酥丸,外观金黄而饱满、入口紧实不肥腻,既可作为单独菜品食用,也可与其他食材搭配烹饪,制成各式各样美食佳肴。2015年,黄金酥丸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六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罗浮山豆腐花制作技艺
罗浮山豆腐花是博罗县著名的特色小吃,它采用罗浮山天然山泉水和本地优质有机大豆,以客家传统工艺酿造而成,具有独特的风味。罗浮山豆腐花用料讲究,选用优质黄豆,配以罗浮山甘甜泉水,放在桶里浸泡几个小时,然后用石磨磨浆,并在灶台上方扎好摇巾架,用棉纱布包榨过滤去渣,把豆腐浆摇汁在锅中,待豆浆熬沸腾后,把豆浆倒入木桶中,加入适量石膏水,盖紧桶口。一段时间之后,按照客家传统手工做法制作的豆腐花就呈现在您的面前啦!2016年,罗浮山豆腐花制作技艺入选博罗县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博罗凉果制作技艺
凉果蜜饯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博罗凉果原料产于罗浮山下的青梅、三华李、柠檬、黄皮、橙、柑、桔和生姜。用博罗的蔗糖加工蜜饯,配入甘草、桂皮、八角、丁香等多种健康有益的中药材;加工工艺至今仍保持最传统的做法,不添加浮白剂、防腐剂和色素,只用白糖高温蜜饯,100%太阳晒干。产品不但美味可口、回味无穷,同时综合利用各水果和生姜的有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发挥对人体有益的保健作用,能生津解喝、开胃解郁、解热祛寒,并有清血强肝、消除疲劳和改善心血管等多种奇效。2014年,博罗凉果制作技艺入选博罗县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德源楼传统糕点制作技艺
德源楼传统糕点是博罗县小有名气的传统糕点,由博罗人李玉田于光绪年间在广式月饼制作的基础上改良而形成,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德源楼传统糕点皮薄、馅靓、馅多、色味清香、形状美观、月饼及糕点品类繁多。其中最具本土特色的就是客家月光饼了,材料极之简单,只是白砂糖、麦芽糖、黑芝麻与糯米粉,手工制作程序比较复杂,所以做出来的月光饼入口会慢慢溶化。从选料、烹饪到技艺传承,都反映出客家人对自然生态的适应性,德源楼传统糕点留存了最为纯正的客家传统味道。2014年,德源楼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入选博罗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惠州糯米酒酿制技艺
糯米酒是惠州古老的酒种,在民间流传甚广。北宋的苏东坡、唐庚曾为糯米酒留下华章,真实且生动地记载了它的酿饮情况。惠州糯米酒色泽透明清亮,呈褐红色,酒精度为16~20度。采用本地优质米、水为原料,沿用传统的工艺流程,从选米、浸泡、蒸饭、拌曲、糖化发酵、淋米酒、陈酿、压榨、澄清、炙烤、澄清等十多道工序酿制而成,口感甘醇绵厚,芳香甜润,完全保留了原始风味与传统特色。2016年,惠州糯米酒酿制技艺入选惠城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惠州剪纸
惠州剪纸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惠州剪纸在功能上分三类:一类是民俗剪纸,包括门钱、符疏、保带、溪钱、灯花贴花、香伞花、金花等,这类剪纸一直以来都有专业的创作者和生产者,成品在祭祀用品店、宫灯店等销售;一类是稿模类剪纸,用作刺绣的绣样及雕刻草图的草图是工艺剪纸;一类是装饰类剪纸,作为装饰品用。惠州剪纸造型设计疏密有致,刀工细致入微,画面丰富饱满,以纤细秀丽的线条配合块面,借助夸张、变形手法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富有装饰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及心灵震撼。2013年,惠州剪纸入选惠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龙门米饼
龙门米饼是惠州本地人外出探亲、外地人到惠旅游的必备伴手礼。以优质冬米、精选花生为主要原料,盐、糖为佐料,皮薄馅多,口感多为爽脆可口、咸淡适中、清香宜人。500多年前的明代,龙门人就有除夕前打年饼的习俗。龙门人最早只是在除夕前一星期即农历年二十六至年二十九才打年饼。龙门年饼精制而成。龙门年饼造型独特、形态各异,多以圆形为主,取月圆一家大小春节团圆之意,间或有少许鱼仔形,寓意年年有余。2015年龙门年饼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邓氏神农凉茶
炎炎夏日,和世界杯相配是麻辣鲜香的烤串火锅小龙虾,吃完以后来一杯清热回甘的凉茶那是极好的。2015年入选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惠州邓氏神农凉茶制作技艺是宋朝时由邓志斋所创,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惠州邓氏神农凉茶是根据岭南地区的气候、水土特性,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总结出的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惠州邓氏神农凉茶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没有肝肾毒性,四季皆宜,可谓是“一杯凉凉去暑湿”。
罗浮山百草油
作为惠州最知名的“香水”品牌,罗浮山百草油早就是惠州人家中必备的良药。罗浮山百草油的制作需要从68味中草药中提取的百草精与11种植物精油组方,整个过程涉及蒸馏、过滤、配制等工艺,工序多达72道。罗浮山百草油药性平和但功效奇特,能治疗各种风毒、热毒、湿毒、暑毒引起的一系列病症,民间长期以来外用此药以治感冒头痛、虫蚁咬伤、无名肿毒、舟车眩晕、劳累神疲、轻度冻疮等症,内服以治疗感冒、身热头痛、腹痛、胃痛、腹泻、呕吐等症。2011年,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