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总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心怕碎了。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如果说哪位父母不爱孩子,要么就是那孩子不是这位父母亲生的,要么就是自己还是个孩子,何谈去爱比自己更小的孩子?然而,怎么爱孩子,如何爱孩子,却是每位父母一生都在探索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爱孩子,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上的爱,还应该懂孩子。俗话说,孩子是三岁看到老三岁的孩子差不多就能显现出他的性格和天赋了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最后培养成什么样的,教育成什么样的,都是父母一手铸就。所以,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得好好爱孩子,懂孩子,抓住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再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所谓“懂”孩子,无非就是三点。第一,要“懂”孩子的身理变化。这就得看父母们是否细心带孩子了。孩子从肚子里蹦出来到丫丫学语和走路,每一个微笑和每一次长高,都是细心的父母记在心里的最美好的回忆。孩子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从孩子的身体变化、语言以及行为来揣测孩子在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从而给出正确的他们需要的答案。例如孩子有气无力、咳嗽,那么肯定是生病了,就必须上医院;例如孩子不小心磕到了碰到了,父母该做的是鼓励他们应该勇敢坚强,而不是宠溺和娇惯;例如等孩子长到青春期了,直接告诉他们青春期男孩子和女孩子的身体变化,不用避讳什么。第二,要“懂”孩子的心理变化。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多姿多彩又不可捉摸的,或许你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好,但是他们却并不觉得那样好,于是就非常抵触大人们自以为是的安排和想法,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以表示自己对父母不理解他们的不满。例如孩子不喜欢学舞蹈或者钢琴,父母非逼着她学,久而久之,孩子不但没有学好舞蹈或者钢琴,半途而废,还浪费了家里的金钱;例如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非常爱面子,那么在公众场合就不能随意批评她,指责她,否则她会更没自信心。孩子更多喜欢的是表扬和鼓励,得到表扬和鼓励多的孩子进步也明显快些。第三,就是要“懂”得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为什么都说国内的孩子学业比国外的强,但是创造力却远远不及国外的孩子呢?当然是由于国内一贯的应试教育太过死板,太过枯燥,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未来的世界是留给孩子们的,但是在这个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孩子们如果没有足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敏锐的思维能力,只是一味地按部就班,生搬死套,那么未来将死气沉沉,毫无发展可言。爱孩子,就应该给他一个广阔的世界,让他自己去发现世界,感受世界,创造未来。

       爱,是一种给予。爱孩子,更要懂孩子。作为父母,关于爱孩子,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因人而异,所以爱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当然会千奇百样。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爱的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孩子做一个能力优秀、品行端正、内心纯良的合格的中国公民。那么,就请每一个父母,用最好的方法,最温柔的耐心,最适合自己孩子性格的方式去爱孩子,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和美好的未来,那才是孩子最幸福的一生!

 

编辑:庄证毅审核:杨丰源 本文刊登于《惠东文艺》2015(总第77期)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