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盛宴•惠声惠色”经典电影赏析活动(第四十九期)放映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1950年,朝鲜南北政权发生内战,不久后美军对我国东北部展开轰炸并派出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危急存亡之时,我方决定组织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该片详细描述抗美援朝战争的缘起 ,以志愿军为主线,讲述从如何决策出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第1、2次战役这一阶段的故事。
1949年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军屡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为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世代长久的安稳,1950年10月,毛主席决定派出由彭德怀同志率领的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帷幕。我方高层展开连番慎重讨论和推演,并派出周总理前往莫斯科请求支援。这是一场“举国之战”,在朝鲜战场,即使军备实力对比悬殊,我军却用壮烈牺牲换回节节胜利;在外交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度亮相联合国,中国新声赢得国际敬畏。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家国 。
观影有话讲
瑟琳娜:
《志愿军》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影片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与坚韧,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影片中,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是那么鲜活,他们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退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无论是通信排新兵杨三弟的自责与成长,还是三八军军长梁兴初的担当与牺牲,都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特别是松骨峰战役,战士们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他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的信念让我深感震撼。
魏先生:
片中有个细节很感人,彭总骂梁大牙没穿插到位贻误战机,梁大牙说我心里有顾虑,希望准备好再打,战士们好不容易看到新中国成立,我不想做无谓的牺牲,但彭总说,我理解,但我们生在了这个时代,我们这代人不付出代价,我们的儿子孙子辈就要付出代价。这也是志愿军出兵的主要原因。所以,感谢先烈,感谢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牺牲的先辈们,他们面对强敌没有苟安,为我们打出了70多年的和平,在这个国庆日,致敬最可爱的人!
徐女士:
从小就是背诵着“谁是最可爱的人”,唱着“一条大河波浪宽”,听着父辈讲述志愿军故事下长大的一代。电影制作的各种细节和质感也完美还原了那个时代,代入感很强,陈凯歌一如既往诗性镜头里却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向这些“为了忘却的纪念”致敬。
幕后花絮:
-刘劲为更好地贴合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周总理通宵达旦工作、缺乏睡眠的身体状态,他自己也调整作息时间 。
-章子怡在电影中饰演的是新中国同声传译事业的开创者唐笙,有真实人物原型。在准备角色时,章子怡发现唐笙女士的影像资料、声音资料非常少。因此,她请到一位老师,曾经是真正在联合国工作过的同声传译前辈。为能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章子怡花大量时间学习英文,找到属于唐笙女士独特的发音方式 。
-黄晓明饰演的志愿军第38军113师师长江潮是河北人,黄晓明便特地向身边河北籍且有战斗经历的工作人员请教战士们的生活、作战习惯,因此每次拍摄前特地将嗓子喊哑,以呈现战场上将领的真实状态 。
-美术指导陆苇表示,在拍摄现场总被导演“点名”,每次心情都特别复杂,自己在导演面前有一种“学生”的感觉。在片场,导演对于细节、视觉,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每次搭景陆苇就感觉像做作业一样,交作业的时候还非常紧张 。
-在演员方面,全组上下共有4000多位演员参与其中,剧组每天要准备上万份餐食。战场上的演员们身着军装,要在不同季节克服不同的恶劣天气情况,还要在荒山战壕里匍匐、作战等,这些场景都是真枪真打,真实经历爆炸。
-为在肢体形态和精神气质上都更加贴近1950年的志愿军将士,饰演军人角色的演员们还在开拍前接受严格的军事化训练,300名跟组演员操练长达1个月,片场变成“新兵训练营”。
剧本创作: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由于涉及影片的历史资料众多,剧本前期准备的工作量也就较大,编剧张珂把《抗美援朝战争史》上下两册读到卷边散架,同时还找许多军事、历史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并花整整一年时间闭关创作剧本。剧本打磨历时三年,历经18稿修改、100多次会议、1000多小时会议录音、总量30万字剧本,13万字终稿剧本才最终形成 。
《志愿军》对人物群像的构建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在剧本中穿插多个符合历史逻辑的虚构人物。比如片中李默尹这个角色设定是虚构的,在以往影视剧中也从未出现过。在《志愿军:雄兵出击》故事的结尾处,揭示李默尹的儿子李想和女儿李晓,他们3人将架构起一个中国式家庭在抗美援朝战场里的亲情力量。
关于“视听盛宴 ·惠声惠色”活动:
电影艺术鉴赏是人们在观看电影时所产生的复杂而微妙的精神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电影作品通过真实可感的艺术形式引起观众丰富的内心感受与体验,使观众理解影片的思想内涵,获得真、善、美的艺术熏陶。看电影也是一种社交活动,我们可以与朋友、家人或同事一起分享电影的快乐和感受,也可以通过电影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兴趣和价值观,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情感。
惠城区文化馆视听室是提供电影赏析、音乐欣赏的个性化功能室。该功能室注重声学设计,配备高清投影、环绕音响和舒适的座椅,采用杜比音效技术,提供丰富、清晰且撼人心魄的音效。该技术可进一步增强娱乐的感染力,借助 7.1 声道的环绕声音效,实现为电影提升充满活力的听感体验,从而满足观影的舒适度,打造专业级别的观影效果。
“视听盛宴·惠声惠色”是基于惠城区文化馆视听室打造的电影赏析交流活动品牌,是为电影爱好者提供观影交流、分享感受的平台。惠城区文化馆将定期在视听室举办各类主题的经典电影赏析交流会,由讲解人从编剧、导演、演员、拍摄技术、音效等电影因素入手,深入分析电影及导演的风格特色和艺术魅力;观影结束可畅谈、交流观影体验和观影感受。通过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传递主流价值,品味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