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2025年惠州市戏曲进乡村活动”(惠城区专场)在惠城区三栋镇陶前村的陶前·新序文旅街区热闹开场。本次活动由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惠州市文化馆、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惠城区文化馆承办,西湖艺术团、惠城区戏剧曲艺协会、惠州市幕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此次活动不仅将京剧、粤曲、黄梅戏、川剧变脸等传统艺术送到乡亲们家门口,更融入古典舞、当代舞、器乐演奏等多元形式,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与魅力。
2025年惠州市戏曲进乡村活动
(惠城区专场)
传统戏曲唱主角,经典选段韵味足
作为活动的核心,戏曲艺术的魅力在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京剧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剧种,此次带来多个经典选段:折子戏《小放牛》中,仲小萍、潘音两位演员以明快的唱腔和灵动的身段,演绎牧童与村姑相遇对歌的纯真故事,“蹉步”、“卧鱼”等技巧性动作引得台下阵阵喝彩;《梅花赋》融合京剧老生唱腔与现代戏歌元素,黄永祥、孙银桧等演员以字正腔圆的演唱,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韧品格唱进人心;经典剧目《武家坡》中,官红莲、马小惟、刘惠红通过细腻的唱念做打,再现薛平贵与王宝钏久别重逢的复杂情感,让乡亲们沉浸式感受传统戏曲的叙事魅力。
黄梅戏的清新婉转同样圈粉无数。郑莉、刘曼君等带来的《对花》《十五月亮为谁圆》,用朗朗上口的曲调传递乡土气息;《天女散花》《夫妻双双把家还》《女驸马》组成的串烧,更是将黄梅戏的经典桥段一一展现,吴惠艳、马小惟等演员的精彩演绎,让大家仿佛置身黄梅故里。
多元艺术添新意,传统新潮碰火花
除传统戏曲外,活动还融入多种跨界艺术形式,让现场氛围更加热烈。党满带来的粤曲萨克斯、电吹管演奏《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将粤曲的婉转与现代器乐的动感结合,熟悉的旋律引发全场跟唱;朱莉的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画你》搭配潘音的伴舞,丝竹声里藏着傣族风情,舞姿与乐声相映成趣;王湘杰、付斌、潘婵娟的戏曲变脸表演堪称“全场高能”,脸谱瞬间变换的绝技让观众惊叹连连,掌声此起彼伏;钟育区、黄绿红演唱的客家山歌《客家山歌特出名》《噢嗨一声歌成河》,用最地道的乡音唱出惠州本土文化的底蕴。
从京剧到黄梅戏,从传统器乐到现代舞蹈,这场文化惠民演出如同一场“文化盛宴”,让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观众都能找到共鸣,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魅力。
#文艺轻骑兵下基层#
“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是惠城区文化馆持续多年开展的文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坚持以“将精品文艺节目送到百姓身边,让群众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看好戏、看大戏”为服务宗旨,组织文艺志愿者以新时代文艺轻骑兵的形式,常态化开展下基层送欢乐演出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好地满足群众需要,服务发展大局。结合中国传统节日,走进乡村、企业、工厂、校园、部队、社区等,陆续把精彩的节目带给群众。
另外,舞蹈类节目同样亮眼。朱莉、田应琴等演绎的古典舞《彩云追月》,以轻盈舞姿再现月夜的浪漫;刘惠红、李国萍等带来的当代舞《不忘初心》,则用充满力量的动作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让观众感受到不同风格舞蹈的魅力。
“平时很少有机会看到这么专业的戏曲表演,今天在家门口就过足了瘾!”现场的李大爷道出了乡亲们的心声。此次“戏曲进乡村”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更是通过“接地气”的形式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让乡亲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收获一份艺术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