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盛宴·惠声惠色”电影赏析活动(第九十四期)——《东京审判》,这部由高群书执导的历史剧情片,再现了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艰难历程。影片以中国法官梅汝璈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他作为中国代表法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如何为中国争取应有地位的故事。

 

       【影片简介】:

       影片中,梅汝璈抵达东京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法官座次问题。他据理力争,坚持中国作为对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应当排在第二位。这一细节展现了梅汝璈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也预示了后续审判的艰难。

       审判过程中,中国代表团遭遇了种种困难。面对战犯的狡辩、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史实的行为,梅汝璈与检察官团队一道,搜集大量人证、物证,用铁一般的事实驳斥谎言。影片真实再现了法庭上的激烈交锋,尤其是对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等罪行的举证质证,令人震撼。

       经过817次庭审,最终在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6票对5票的微弱多数,判处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死刑。这一判决,是对战争罪行的庄严审判,也是对中国人民和所有战争受害者的告慰。


       【历史意义:文明对野蛮的审判】

       东京审判是国际社会对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总清算,其政治和法律意义深远。

       从政治上看,东京审判揭露了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罪行,追究了战犯个人的战争责任,伸张了正义,惩治了邪恶。它向世界表明:任何国家、集团和个人计划、准备、发动、指挥侵略战争,都是对国际法的违反,都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从法律上看,东京审判确立了 “破坏和平罪”与“违反人道罪” 等国际法原则,在国际法上开了先河。这些原则后来被联合国确认为“纽伦堡原则”,为现代国际法,尤其是战争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东京审判作为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见证将永载史册。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正义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不可动摇的。


       【观影有话讲。。。】

       王先生:

       《东京审判》不同于传统战争片,它没有过多表现血腥场面,而是通过法庭上的辩论交锋,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影片以厚重的历史质感,再现了这场关乎民族尊严与人类正义的审判。

 

       【幕后制作】
       一部承载历史责任的诚意之作。

       《东京审判》的拍摄本身也是一段充满挑战的历程。

       为1:1还原远东军事法庭,剧组花费了近1000万元按照原法庭搭景拍摄。整部电影投入近3000万元,是中国导演第一次以几乎全外语的形式拍摄国际题材。

       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开拍后遭遇投资商中途撤资,一度面临停拍的窘境。为了顺利完成拍摄,导演高群书借债500多万元,最终将影片拍摄完成。这种坚持,体现了电影人对历史的责任感。

       演员们也付出了巨大努力。刘松仁为塑造梅汝璈这一角色,不仅要在拍戏前背诵大段的英文台词,而且在演戏时深入角色,甚至在戏后还对日本演员不交一语。这种敬业精神,让影片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

       影片中的法庭戏台词有80%是真实的,许多内容直接取自《梅汝璈日记》中的精彩话语。这种对历史真实的追求,让影片具有更强的历史厚重感。


       电影艺术鉴赏是人们在观看电影时所产生的复杂而微妙的精神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电影作品通过真实可感的艺术形式引起观众丰富的内心感受与体验,使观众理解影片的思想内涵,获得真、善、美的艺术熏陶。看电影也是一种社交活动,我们可以与朋友、家人或同事一起分享电影的快乐和感受,也可以通过电影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兴趣和价值观,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情感。

       惠城区文化馆视听室是提供电影赏析、音乐欣赏的个性化功能室。该功能室注重声学设计,配备高清投影、环绕音响和舒适的座椅,采用杜比音效技术,提供丰富、清晰且撼人心魄的音效。该技术可进一步增强娱乐的感染力,借助 7.1 声道的环绕声音效,实现为电影提升充满活力的听感体验,从而满足观影的舒适度,打造专业级别的观影效果。

       视听盛宴 · 惠声惠色是基于惠城区文化馆视听室打造的电影赏析交流活动品牌,是为电影爱好者提供观影交流、分享感受的平台。惠城区文化馆将定期在视听室举办各类主题的经典电影赏析交流会,由讲解人从编剧、导演、演员、拍摄技术、音效等电影因素入手,深入分析电影及导演的风格特色和艺术魅力;观影结束可畅谈、交流观影体验和观影感受。通过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传递主流价值,品味艺术人生。

 

精彩每一天,文化馆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