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2名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分别是《惠东渔歌》代表性传承人李却妹,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廖志钟。此次也是我市首次有人成为国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惠东渔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却妹
        李却妹,2009年被惠州市人社局评为农村高级技师(传统工艺)。自幼跟随母亲学唱原生态惠东渔歌,属祖传的惠东原生态渔歌手。记性特好,能熟练演唱几十首惠东原生态渔歌。声音清脆、明亮,风格浓郁,记性极好,还能经常自编演唱惠东渔歌的新歌词,是我市突出的惠东渔歌手,深受广大群众的赞赏。
       积极配合我市文化工作,近几年接受中央、省、市、县多家媒体记者采访和录制渔歌。建立个人资料档案并录制个人演唱曲目专辑,为惠东渔歌的整理归档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2008年至今,被惠东县文化馆——惠东渔歌传承基地聘请为惠东渔歌教唱教师。近几年接受中央、省、市、县多家媒体记者采访和录制渔歌。2007年6月应中央电视台音乐台《民歌·世界》栏目邀请前往北京录制惠东渔歌专辑;2007年参加广东省(中山·坦洲)首届水上民歌大赛荣获银奖;2010年参加广州亚运会和省运会开幕的文艺展演活动;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广东周”文艺汇演。多年来她在当地渔区中、小学中培养了一批惠东渔歌演唱新人。她编演的渔歌曲目参加全国、省、市和县渔歌赛中均获得金、银、铜奖。2012年10月,被确认为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5月,被确认为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惠东渔歌》
       
2008年6月,《惠东渔歌》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5至2009年度,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在惠东县文化馆先后成立“惠东渔歌工作室”和“惠东渔歌传承基地”。2012年1月,“惠东渔歌传承基地”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惠东渔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有20多个品种,旋律韵味独特、为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厚而珍贵的素材,属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廖志钟
       廖志钟,就职于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拜陈新泉为师,跟随其学习百草油制作技艺,继承了罗浮山百草处方、制作技艺和其蕴含的中医药文化内涵,成为罗浮山百草油第六代传承人,并长期传授罗浮山百草油的文化和制作技艺。

 
        特别是,廖志钟利用专业知识,运用气相色谱法,对罗浮山百草油半成品及成品有效成分水杨酸甲酯、薄荷脑、樟脑、丁香罗勒油、桉油等开展了研究,并已形成了新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上报了国家药典会,使罗浮山百草油质量控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而且,他对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增加了无色至黄色规格,并成功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理局批准,为罗浮山草油传承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近年来承担国家省市和县各级政府部门研究课题15项,研究课题有一定的前詹性,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7件,获得省级专利优秀奖1项、省级科技三等奖1项、市级专利金奖1项、市级科技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三等奖4项、县级科技二等奖3项、县级科技三等奖2项;被惠州市人民政府被为市管第八批拔尖人才,被博罗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第四、五批县管拔尖人才、博罗县2006~2008年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博罗县2011年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于2015年5月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传承人”。2014年10月,被确认为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5月,被确认为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
        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相传始创于东晋医学家、道教理论家葛洪;而明代黄龙观道士陈伯辉则被确定为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的第一代传人。罗浮山百草油立足本草文化,在岭南地区传统医药文化中占重要地位,是岭南地区传统医药制作技艺和文化的缩影,属于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浮山百草油由68味中草药提取的草精和11种植物精油经过72道工序炼制而成,是目前市场上工序最复杂、组方最多的药油,为岭南地区传统医药制作技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