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在外地人眼里,土生土长的惠州人重视清明节的程度着实不一般,从家家户户挂柳枝保平安到清明拜山聚食,从市场热销艾草到自制清明粄,惠州的清明节传统习俗充满地方韵味。惠州清明习俗有哪些?又历经了哪些变迁?接下来,非遗e学堂带你去揭秘!

习俗一:传统认为柳树、桃树、菖蒲、艾蒿、大蒜等为辟邪之物,不同的时节选用不同的花木。清明时节,很多地方都有折柳习俗,把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插在房前屋后或挂在门上。清明插柳在惠州民间是一个十分普遍的民俗。
 

习俗二:“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在惠州,除了插柳,清明重头戏当属“拜山”。惠州人祭祖,带上“三牲酒礼”,即鱼、鸡、猪、茶、酒、饭、香、宝、蜡烛、饼、粄等祭拜用品到祖宗坟前祭拜。
 

习俗三:按照惠州当地人习惯,拜山完毕后,族人往往要聚食一餐。惠州人把这个习惯称之为 “食公尝”,意思是祖宗留下来的家族公产,清明这天的家族祭拜,行族人聚食之礼,费用由家族的公产中支出或各男丁交一定额的费用。
 

习俗四:祭拜当天,每个前往祭拜的人身上还要带上糖果和饼干,这些糖果饼干被当地人称为“吊望饼”。民间有个说法,从前山里坟茔附近有许多放牛娃在放牛,而前去祭拜时,主人要把吊望饼分发给这些放牛娃,希望放牛娃能够对自家的祖宗坟茔帮忙照看,否则他们就会让牛去吃坟茔附近的草。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打吊望的放牛娃和乞食者,但身上带糖果饼干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习俗五:“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是流行于客家地区上千年的习俗。客家人由于长期生活在青山绿水中,对“青”极富联想和寓意,在清明节以吃清明粄为定俗。清明吃清明粄源于清代中期,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特别是农村都有做艾粄的习俗。民间清明又称“鬼节”,艾草有辟邪的作用,清明做艾粄也是用来拜祭先人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民间流传下来的说法是:清明吃艾粄可以防风防雨,意为在田间劳作不怕风吹雨淋,所以一直流传至今。在清明节到野外采摘艾叶,剁烂成浆后与米粉和糖做成粄糕,蒸熟后分给大家吃。据《本草纲目》记载,艾,释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气味苦、微温、无毒。能治病,理气血、辟风寒等功效。由于艾叶有祛湿、健脾胃的功效,故有吃清明粄身体强健之说。